欢迎来到清心姑娘网

清心姑娘网

防守赢联赛?西甲积分榜:巴萨榜首领先皇马11分,29轮仅丢9球

时间:2024-11-02 16:42:09 出处:探索阅读(143)

原标题:历史上王安石的历史才能怎么样?为何被称为奇才 ?

如果不以成败论英雄,王安石则是上王北宋167年历史中,那颗最耀眼的安石明星。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,为何为奇感兴趣的历史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。

提起北宋诗人,上王你第一时间是安石不是想起了苏轼 、欧阳修 ,为何为奇或者是历史黄庭坚、司马光,上王如欧阳修的安石“新旧女婿”  ,苏轼的为何为奇“拊掌唤鱼”  ,司马光砸缸等等,历史通过他们的上王一些诗和发生的一些趣事,更让我们对他们印象深刻。安石

但说起王安石 ,他虽然也是北宋名家,不过大家对他的印象几乎都停留在“变法”这件事上 ,而且变法还失败了。

不管是“初唐四杰”还是“苏门四学士”,真正有分量的当属“唐宋八大家”。唐代仅有两人 ,就是韩愈和柳宗元 ,宋代占六席 ,分别为欧阳修 、三苏、曾巩和王安石 。

这些人不但诗歌曲赋了得,他们在文学上所取得的成就也是璀璨夺目的 。就像王安石,我们不能低估他在文坛中的地位,而他那些前卫的思想 ,更是让老百姓受益良多 。

王安石出生于官宦之家 ,19岁时 ,其父亲王益便去世了,之后家道中落。不过王安石很聪明 ,喜读书 ,甚至过目不忘,提笔成文 ,而且精彩绝伦 。

王安石的好友曾巩将他的文章推荐给当时的文坛领袖欧阳修 ,欧阳修看后也为之叫好。宋仁宗庆历二年(1042)他考取进士,这一年他21岁。

不过王安石生性孤傲、执拗。成为进士,被放为淮南判官。按当时的规矩 ,王安石在淮南判官任上任满后 ,可参加馆职的考试 。所谓“国朝馆阁之选,皆天下英俊” 。一旦得到馆职 ,马上就会成为名流  。

这是很多人削尖了脑袋想往里边钻的 ,但王安石届满后,他就是不去 。27岁时  ,被调到鄞县当县太爷 。

彼时他的变法思想初见端倪,甚至说已经开始实施。在鄞县 ,他修筑堤堰,疏理陂塘 ,方便交通,尤其是在青黄不接之时将闲置在仓的官谷借给老百姓,让老百姓秋后加息偿还,这一做法于官于民都有益处 。

时任宰相叫文彦博,很欣赏王安石。他向仁宗皇帝推荐王安石,并说可以越级提拔,这样可以遏制官场上追名逐利的不良风气。皇帝当即指示,安排王安石到集贤院做校理 。对于一般人说来 ,这又是梦寐以求的美差,等于是坐火箭进入“名流社会” ,但王安石又不屑一顾 。

欧阳修念及王安石是个人才 ,就请皇帝让他当个谏官  ,王安石还是借口不去 。最后  ,皇帝派王安石到常州去当了个知州。直到嘉祐三年(1058) ,宋仁宗特召王安石出任度支判官(类似于今天的财政部长),王安石对这个职位很感兴趣 ,这一回他上京去了。

到了京城  ,他忙不迭就搞了份《上仁宗皇帝言事书》(史家称“万言书”)。在这份万言书里,他系统地提出了他的变法主张,但宋仁宗没有采纳 。他当度支判官不久 ,就下令要他去集贤院上班。

之后王安石又曾多次辞去馆阁的任命 ,有一次王安石甚至躲到厕所里不见客。如此折腾了八九次,才接受了知制诰(负责起草诏书)一职,因为他能写一手好文章 。

当了40年的皇帝,宋仁宗也任用过像范仲淹、包拯这样的名臣 ,但仍然未能改变北宋的命运  ,宋王朝每况愈下 。宋神宗上台后 ,经人了解,对王安石的才华非常欣赏,那时,王安石因母亲过世而一直守丧在家,宋神宗便下令要王安石进京  。

此后,王安石将他的变法理念付之于行动 。进京第二年,他就当上了副宰相 ,这一年他49岁。当时朝廷属于“生、老  、病、死、苦”,毫无生气可言 ,王安石决心实施变革。该退的退 ,该上的上 ,经过一番人事调整后,变法大幕拉开 。

彼时兼并之风日盛,青黄不接时大多数农民遭受盘剥 ,差役繁重 ,很多老百姓流离失所。针对这些弊病,王安石变法触及理财 、强兵 、育才三个方面  。“青苗法”是变法中比较出名的一项改革 。

做法是:把国库的存粮折算成本钱,以低息放贷给农民和手工业者 ,用于抵制地主 、土豪和权贵们的高利盘剥  ,同时增加国库的收入。

800多年后 ,我们现在常说的“农贷”,与这项政策颇为相似  ,而这一思想,也是“市场经济”的雏形 。

由此可见,王安石确实是不可多得的奇才 。可惜的是,这样一个利国利民的良策并没有推行下去。变法是一把双刃剑,在取得一定实效的同时 ,一些贪官污吏也开始钻营改革的空子,中饱私囊、贪赃枉法,使得一些地方的老百姓非常不满,这就为那些不支持变法的人提供了口实。

客观来说,王安石是纯粹从立法的本身着想 ,而忽略了执法时在技术层面上的障碍;反对变法者从实际人事上的流弊着眼,不看重立法本身的优点  ,因而变法者是偏重于理想而忽略现实,加之在变法的过程中,两方面缺乏沟通 ,而王安石个性执拗 ,不愿谋求人事上的谅解与妥协,最终影响到了他的变法 。

最后的情况是,王安石遭到了保守派的一致弹劾。苏洵弹劾完 、司马光弹,苏东坡弹劾完 、范纯仁(范仲淹之子)弹,王安石被迫罢相 ,复官后又因长子病故 ,主动提出了致仕。

有人曾言,北宋亡于司马光。因为当时反对王安石的这些人都被称之为“元佑党”,而司马光则是他们的首领。

王安石以一己之力抵抗来自朝廷各方面的压力 ,堪称“刀尖上的舞者” ,可谓真正的“孤胆英雄”。

王安石变法虽然遭遇失败,但不能对其变法内容一概否定,毕竟在封建王朝芝麻大点的改革都会触及权贵的利益  ,想要顺利推行又何其容易?反观现在的改革,哪一项不是需要勇气和力度的 ?

虽然王安石性格执拗 ,不过他为人光明磊落。无论是正史、野史 ,都有不同程度的记载 。

1079年,“乌台诗案”爆发  ,苏东坡入狱 ,王安石极力谏言搭救  ,最后苏东坡捡回一条命  。因这件事,苏轼对王安石一笑泯恩仇。

1085年,宋神宗驾崩 ,哲宗继位 ,高太后临朝听政 ,司马光复相。在司马光的建议下,哲宗全面废除新法 ,元祐党再次掌权直至宋末,新党或罢或免 ,遭到保守派沉重打击 。公元1086年 ,66岁的王安石在钟山病逝  ,走完了他命运多舛的一生 。

王安石《登飞来峰》:飞来山上千寻塔 ,闻说鸡鸣见日升。不畏浮云遮望眼,自缘身在最高层。

什么叫孤独,从王安石的诗里就可以感受到这种不被人理解的惆怅 。王安石不想做鹤立独行之人,他只想凭借自己炙热之心,改变大宋积贫积弱的现状 。只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,当他全身心投入变法之中时 ,左右望去 ,发现只有自己在龃龉前行。

这样的变法 ,又怎会收获成功 ?!

苏东坡曾赞叹王安石说  :“不知几百年,方有如此人物!”这才是真正的王安石,他不但满腹才情,而且是一位难得的治国人才。

犹记得王安石的:春风又绿江南岸,明月何时照我还?如果可以穿越到过去 ,我想劝慰半山先生  ,好好做一个诗人,好好享受人生 ,无丝竹之乱耳,无案牍之劳形  ,你仍然是最精彩的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责任编辑:

分享到:

温馨提示:以上内容和图片整理于网络,仅供参考,希望对您有帮助!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!

友情链接: